汉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汇报
汉源县疾控中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3月16日全面启动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推动疾控系统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汇聚起强大的群众合力为主要目标,精心谋划、系统部署,积极行动、组织周密、措施到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确保群众观念入脑入心
(一)确保教育资料全面、及时。
中心群教办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相关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向中心全体职工下发了县群教办下发的所有文件资料,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重要资料,满足党员干部学习需要。
(二)努力克服工学矛盾。
由于疾控中心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为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中心班子成员自觉深入学习,引导党员干部采取自学、集中学习、观看教育片等形式,克服工学矛盾,充分利用时间,开展学习教育。按县上规定的6个讨论专题,积极开展大讨论活动,并在讨论时写出发言提纲,带着问题,逐一发言,深挖根源。认真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昼夜》、《焦裕禄》、《生死牛玉儒》等影片,学习先进典型,写出观后感和学习心得;中心领导下基层时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三)营造群众路线教育浓厚氛围、多举措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1.是制作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栏,并利用中心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群众路线教育相关知识,让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了解此次活动的内容、意义、形式和任务,并随时更新工作动态,图文并茂地报道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加大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
2.始终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把活动融入业务工作,切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让广大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变化,对实践中有效的、管用的做法,及时总结完善、推广。
3.是深入开展“四个”卫生活动。按卫生局要求在全中心开展“阳光卫生、廉洁卫生、亲情卫生、诚信卫生”四个卫生活动,制定了“四个卫生”专项活动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
4.是通过上党课、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
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保突出问题找准找实
中心班子主要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调查问卷、面对面座谈等形式,查找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及原因,摸清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了解单位职工和基层群众当前期盼解决的困难,听取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发现的问题,从基本情况、困难问题、意见建议、整改措施等方面梳理归类。
(一)面对面征求意见
中心由一把手带头,主动找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交心谈心,主任和党员干部代表,副主任和分管的科室负责人都一一进行了谈话,以约谈的方式征求意见。
(二)深入基层征求意见
中心班子和党员干部灵活利用下乡检查工作、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志愿者义诊等契机深入各医疗单位、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心谈心,向服务对象、基层疾控医生代表等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心声和基层疾控医生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期盼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多举措征求意见
在中心设立征求意见箱、设置专线电话;制作群教活动征求意见表,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收集“疾控中心在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上存在哪些具体的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疾控中心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注意防止出现哪些问题及意见。
三、突出问题整改导向,确保教育活动边学边改
(一)班子带头进行整改。
班子成员带头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从“四风”突出问题改起,从群众最不满意问题改起,针对意见和建议,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于条件成熟的做到立竿见影,抓到实效,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制定整改方案,积极创造条件解决。
1.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中心把思想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和各项工作的突出地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改进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开展求真务实大讨论,落实好调查研究工作,建立督察机制,成立由办公室等部门组成的督导组,明确督察任务,抓好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建立制度制定与效用评估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制度,坚持求真务实,治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重点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坚决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心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带头梳理现有的制度,对不适用的进行废除,不健全的进行完善,需要新建的提出拟建方案,目前,已废止1个,提出完善的7个,提出拟建计划的10个。中心出台了公车管理规定、公务接待规范、差旅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报销实施办法、财务、后勤管理制度,成立了后勤科,对疫苗、办公物资、公车使用、固定资产进行了规范管理;出台了中心管理制度,对上下班作息时间、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进行了规范。
2.围绕人员紧缺问题,大力引进人才
想方设法改善职工办公条件,为办公室安装了空调;想方设法增加中心收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认真落实绩效工资相关规定,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倾斜,切实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今年上半年引进预防医学本科学历人员2名,下半年还将引进本科人员2名。
3.围绕医疗水平低的问题,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加强中心职工业务培训、学习、进修、传、帮、带,增强职工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促进防控工作深入基层,今年选派李翔、何道蓉、孙琳到省疾控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资质培训;选派郭万勇、李翔、吴国林参加实验室计量认证内审员资格培训。
4.围绕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强化医德、医风整治。
巩固医德医风整顿成果,建立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医德医风考评纳入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并与竞职、晋级、评优挂钩。中心结合群教活动和“止懒治庸”专项行动,调整充实了政风行风监督员队伍,设立投诉箱、公布投诉电话,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病人随访等,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整改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委《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九不准”》的相关规定,把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提升执行力,反对四风,坚决贯彻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开展好“医德医风整顿”、“三好一满意”活动,切实转变服务态度,坚决杜绝对患者冷硬横顶推现象,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持续好转。加强上下班作息时间管理、严格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的王佳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经济处罚、待岗。
5.围绕服务意识淡化问题,强化“缩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和意见,中心认真倾听基层意见,对基层存在的问题帮助查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健全基层疾控服务组织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建强党员、干部骨干队伍,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水平;中心调整结核病人就诊、痰检、胸透科室设置流程、更换结核痰检人员,解决病人耗时过长、等待太久问题;在艾滋病防治办公室设立了单独的谈话间,保护艾滋病病人隐私;加快实施“瀑布沟电站”汉源库区移民人群健康监测、保护工作,切实为移民提供健康保障。
这些活动的开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群教活动带来的变化,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二)是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在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开展民情体验日、党员义工日及党员双报到活动的同时,结合中心业务工作深入开展“送医下乡、送健康上门”的走基层活动。深入全县30个乡镇卫生院检查指导工作,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
针对正风肃纪的突出共性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县委提出的正风肃纪“9+1+1”专项整治方案,深入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将廉政文化融入学习、教育、工作、生活之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标杆、做有榜样,身体力行开短会、发短文,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公车管理,深入治理医疗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制定了具体的奖惩办法,将医德医风个人表现作为竞职评优的先决条件,切实从源头上缓解医患关系。
(四)是深化“止懒治庸”专项整治工作。
制定了《疾控中心开展“止懒治庸”专项整治行动实施
方案》,严明工作纪律,要求职工上班时间做到“三个不准”,即不准旷工、迟到、早退,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办理私事,不准在上班时间炒股、玩电子游戏和出入休闲娱乐场所。对违反规定的王佳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经济处罚。
(五)是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
严格对照《汉源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回头看”检查表》深入排查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县第十二督导组督导意见,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对活动方案、动员讲话、心得体会、学习笔记等严格检查,查漏补缺,完善相关档案资料,做到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确保活动不走样、不偏题,有序推进。
(六)是推进“三线作战”工作。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的学风更浓、作风更实,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艰苦朴素、勤俭办事,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得到切实有效遏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